纵横比
英文名称:Aspect ratio,这个名词大家在划分网格或者计算的时候可能会经常遇到,如:
Brick element 91 has an aspect ratio of 1.E+20, which exceeds the error limit of1000000
这个就是提示单元的纵横比超限了,需改善网格,纵横比默认情况下达到20软件会发出警告,超过10^6时,则会直接弹出错误。
纵横比的计算分两种情况:三角形和四边形,对于实体单元,选取每一面的中线连接成三角形,然后在依次计算


纵横比的限制导致在实际划分网格时应尽量使得单元各边尺寸均分,若不同零件部位单元尺寸变化较大,应尽量设置过渡段,下面分别为三角形和四边形纵横比为1和20的变形情况:也即单元形状越不接近等边三角形或者正 ...
机械设计
未读 根据单元形状
实体单元
六面体单元
四面体单元
壳(qiao)单元
四边形单元
三角形单元
杆梁单元
根据单元形函数复杂程度
一阶单元
二阶单元
最终分类
二阶六面体单元(退化为二阶四面体单元)
一阶六面体单元(退化为一阶四面体单元)
二阶四边形单元(退化为二阶三角形单元)
一阶四边形单元(退化为一阶三角形单元)
二阶杆梁单元
一阶杆梁单元
MyBatis搭建
引入依赖
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<dependencies> <!-- Mybatis核心 --> 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mybatis</groupId> <artifactId>mybatis</artifactId> <version>3.5.7</version> </dependency> <!-- junit测试 --> <dependency> <groupId>junit</groupId> <artifactId>junit</artifactId> <version>4.12</version> <scope>test</scope> </dependency> <!-- MySQL驱动 --> ...
接触面与目标面的选择原则
如凸面可能与一个平面或凹面接触,则平面或者凹面为目标单元,凸面为接触单元(弹性小球落体)
如两个面的网格疏密程度不同,则较密的网格应为接触面,较粗的网格为目标面(如螺栓与端板连接)
如果一个面比另一个面刚,则绞柔的面应为接触面,较刚的一面为目标面(如桩土接触)
如果高阶单元和低阶单元位于不同的面,则高阶单元为接触面,低阶为目标面
如果一个面明显比另外一个面大,则较大的面应指定为目标面,较小的面为接触面
接触行为
Bonded:绑定接触,不允许滑动或者分离,类似共用节点
No Separation:法向不分离接触,切向允许有小的滑动
Frictionless:无摩擦,法向可分离,切向自由滑动
Rough:粗糙,法向可分离,不渗透,切向不滑动
Frictional:摩擦,法向可分离,不渗透,切向滑动,有摩擦力
重要指数
接触刚度大,收敛困难,穿透量小,计算精度高,接触刚度小,收敛容易,穿透量大,计算精度低
接触刚度:0.01~10
Pinball区域:影响接触初始状态的判定
穿透量:影响结果精度
接触算法
罚函数法(Pure Penalty) ...
面映射网格
面映射网格
使用常规情况进行划分网格情况采用面网格剖分(面映射)划分网格情况面网格剖分步骤在DesignModeler模块中选择分割边命令选取要划分网格区域的全部边线,并进行生成回到模型或Mesh模块,更新几何结构数据,显示如下图:点击网格-插入-面网格剖分几何结构选择要划分网格的面,指定的边选择如图:指定的拐角选择如图:
线性静态分析所涉及到的材料参数
必要参数:弹性模量、泊松比
可能需要的参数:密度(惯性力)、线膨胀系数(热边界条件)
一个特殊的材料参数:屈服强度
三个材料参数对线性材料计算结果的影响:
弹性模量:应力结果不变,变形结果不变
屈服强度:应力结果变形结果均不变
泊松比:应力结果变,变形结果变,但是变化范围很小
静态问题
在有限元分析中,要确保静态分析,除了载荷静态外,整个结构所有的部件都必须保证静态,不可能发生的运动趋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