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视角
使用第一角投影的国家有:中国、德国、法国、前苏联
称第一象限法,俗称投影法
第一角人不动、物体动,简单说就是左视图在右边,右视图在左边

第三视角
使用第三角投影的国家有:美国、英国、日本
称第三象限法,俗称镜面法
第三角物体不动、人动;简单说就是左视图在左边,右视图在右边

机械设计
未读 公差等级



车削
车削是将工件固定在旋转的工件夹持装置上,然后使用刀具将工件上的材料逐渐切削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
这种加工方式适用于制造圆柱形零件,如轴和套筒
车削的方式和刀具选择影响着最终产品的外形和表面粗糙度
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—IT7,表面粗糙度为1.6—0.8μm
粗车力求在不降低切速的条件下,采用大的切削深度和大进给量以提高车削效率,但加工精度只能达IT11,表面粗糙度为Rα20—10μm
半精车和精车尽量采用高速而较小的进给量和切削深度,加工精度可达IT10—IT7,表面粗糙度为Rα10—0.16μm
在高精度车床上用精细修研的金刚石车刀高速精车有色金属件,可使加工精度达到IT7—IT5,表面粗糙度为Rα0.04—0.01μm,这种车削称为& ...
公差标注因考虑:市场成本=研发费用+生产费用+材料+加工成本+利润
原则
就低不就高:尽量标注的公差要大,也就是上,下偏差的差值大。这意味着更低的加工费用
能未注公差就未注公差:标注的公差,用一般的加工方法就可以达到
能放大公差就放大公差
注意事项
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
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需要考虑产品的制造难度和精度要求、使用性能和制造工艺以及制造的经济性等多个因素
确定基准面
基准面应该是产品的主要工作面或装配面
功能性
基准面应该能够满足产品的主要功能需求
例如,对于一个轴类零件,其基准面应该是能够承受载荷的主要工作面
精度要求
基准面的精度应该能够满足产品的精度要求
如果产品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,那么基准面的精度也应该相应提高
稳定性
基准面应该具有足够的稳定性,以确保尺寸偏差的准确性
例如,对于一些需要长期使用的产品,其基准面应该是稳定的,不容易受到磨损或变形的影响
可加工性
基准面应该能够方便地进行加工和测量
如果基准面难以加工或测量,那么这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或测量误差增大
统一性
对于一批产品,其基准面 ...
GB/T 17450-1998《机械制图 图线》 GB/T4457.4-2002《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》
基本规则
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,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
图样中(包括技术要求和其它说明)的尺寸,以mm为单位时,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,如采用其它单位,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
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,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,否则应另加说明
机件的每一尺寸,一般只标注一次,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
尺寸组成
如下图所示,一个完整的尺寸一般应包括尺寸数字、尺寸线、尺寸界线和表示尺寸线终端的箭头或斜线。

尺寸数字
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上方,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
尺寸线
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,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,一般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
标注线性尺寸时,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;当有几条互相平行的尺寸线时,大尺寸要注在小尺寸外面,以免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
在圆或圆弧上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,尺寸 ...
模具制造工艺
机械加工
数控加工
特种加工(如电火花加工)
模具的研磨与抛光
快速成型及快速制模技术
结构组成
两板模
三板模
基本结构
浇注系统
浇注系统是指从注塑机唧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胶流动通道,主要由主流道、分流道、浇口和冷料穴组成
浇口
常见浇口类型有直接浇口﹑侧浇口﹑潜伏式浇口﹑点浇口等多种
设计时应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浇口类型,尤其当制品外观有要求时,要慎重选择
根据浇注系统分类
大水口模具
流道及浇口在分模线上,与产品在开模时一起脱模,设计最简单,容易加工,成本较低,所以较多人采用大水口系统作业
细水口模具
流道及浇口不在分模线上,一般直接在产品上,所以要设计多一组水口分模线,设计较为复杂,加工较困难,一般要视产品要求而选用细水口系统
热流道模具
此类模具结构与细水口大体相同,其最大区别是流道处于一个或多个有恒温的热流道板及热唧嘴里,无冷料脱模,流道及浇口直接在产品上,所以流道不需要脱模,此系统又称为无水口系统,可节省原材料,适用于原材料较贵、制品要求较高的情况,设计及加工困难,模具成本较高。
成 ...
壳体定义


薄(细)壳:长宽比大于20,该单元忽略厚度方向上的剪切变形
厚(粗)壳:厚度方向剪切变形分布保持常数